眼看着7月9日的最后期限已经在眼前了,特朗普又动手了,先是宣布将对14国加征关税,然后又分别给14国写了信,这其中就有日本。
7月7日,特朗普亲自致函日本首相石破茂,正式通知,美国将对所有日本商品加征25%的关税,缓冲期只给到8月1日。
短短几个月时间,从“汽车零件加税”到“全产业开火”,美日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了。
最讽刺的地方在于,日本这些年在印太战略上几乎是全力配合美国,不管是军费开支,还是海外军援,几乎有求必应。
可在特朗普眼里,这些统统不值钱,“盟友”这个词,在特朗普的字典里貌似只跟钱有关,那么,美国这轮加税到底图什么?日本的应对空间又有多大?
从4月开始,日本就已经在为这场关税风暴做准备了,先是汽车,后是零件,再到钢铁、农业,现在干脆全线开火。
特朗普的目标很明确——逼日本就范,让美国的贸易赤字“清零”,这话听着耳熟吧?没错,四年前他也是这么说中国的。
日本政府当然不愿意坐以待毙,4月中旬,首轮谈判在华盛顿举行,特朗普亲自出席,日本代表团信心满满,想着靠“盟友情谊”换来豁免。
结果谈判桌上,特朗普连眼神都没给几次,美国的态度一句话:你们要么接受,要么等着被打,七轮谈判下来,唯一的“成果”是美国同意暂停钢铁关税六十天。
可这六十天一到,关税不但没取消,反而扩大了,日本当然想还击,财务大臣加藤胜信放话说,日本可能考虑抛售所持有的美国国债,数量高达1.2万亿美元。
可问题是,就算真抛了,美债市场也未必会崩,反倒是日元汇率先受不了,更要命的是,日本离不开美国市场。
2023年,日本对美汽车出口148万辆,占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,2025年5月,出口额已经同比暴跌了24.7%。
这一刀砍下来,日本的汽车产业链直接出血,于是问题来了,日本到底是要市场,还是要尊严?
说实话,这几年日本确实在战略上死心塌地地跟着美国走,光看军费开支就知道了,2025年,日本的防卫预算已经占到GDP的2%,创下战后新高。
就这美国还嫌不够,要涨到3%,美军在日本也升级了,2025年3月,驻日美军升格为“联合部队司令部”,由三星将领统领,直接对接日本自卫队新设的“统合作战司令部”。
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拍着胸脯说,这是“70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合作升级”,这话听着挺热血,但日本人心里都明白,这叫“军事从属化”。
你出钱,你出兵,你还得听人指挥,不仅如此,日本还通过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”机制,向菲律宾、越南、印尼等八个国家提供了81亿日元的军援。
巡逻艇、雷达、无人机一大堆,日本拼了命地扩展亲美阵营,结果换来的却是贸易上的沉重打击。
石破茂当然不傻,他知道美国在拿日本当“工具人”,可问题是,日本真的能脱钩吗?
从表态来看,日本政府嘴上很硬,他多次在记者会上说,“绝对无法接受美国的单边加税行为”,但话音刚落,他又补了一句,“我们没有替代美国市场的选项”。
这其实就是日本的真实处境,明知道被羞辱,却没法反抗,美国还在步步紧逼,除了加税,还要求日本开放77万吨大米的免税配额。
这直接击穿了日本的农业保护体系,石破政府本来想把农业当作谈判的“缓冲垫”,这下连缓冲都没了,而且现在美国还在威胁,如果日本敢反制,就再加25%的报复性关税。
从战略层面看,美日关系陷入了一个死循环,日本越靠近美国,经济上就越容易被掣肘,而一旦想脱身,又会被扣上“背叛盟友”的帽子。
尤其是在台海问题上,美国已经把日本绑得死死的,赫格塞斯3月份的时候还在东京说,日本是抗衡中国的“不可或缺的伙伴”。
有分析指出,美国其实是在“工具化”台海议题,把日本拖进去当“地缘前线”,可一旦真出事,美国到底会不会真心帮忙,没人敢打包票。
而在经济上,美国却丝毫不讲情面,关税一加就是25%,连缓冲期都不给几天,安全上是盟友,经济上是韭菜,日本到底该怎么选?
这轮关税风暴给日本带来的损失,远远不止出口,野村研究所测算,如果接受美方条件,日本GDP将萎缩0.59%,相当于3.2万亿日元。
2025年全年增速,可能从1.3%腰斩到0.6%,这还可能只是开始,如果日本妥协,美国就会得寸进尺,如果反抗,就会面临更大的报复。
石破茂本来想通过渲染“中国威胁”来推动修宪和扩军,为年底的参议院选举积攒筹码,可现在,关税问题成了他最大的软肋。
关税只是导火索,真正的问题在于,日本的对美依赖已经深到无法自拔,想脱身,没路;想强硬,没底气;想妥协,又怕代价太大。
这场风暴,不只是日本的难题,也是所有“美国盟友”的镜子,如果连日本都保不住基本利益,其他国家,又该怎么自处?
信息来源:特朗普宣布将对14国加征关税 光明网2025-07-08 08:31特朗普宣布将对日本征收25%关税,石破茂回应 环球网2025-07-08 09:44北京
掘金配资-掘金配资官网-配资平台查询官网-免费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